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代码: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系
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系组建于2005年。当时针对北京市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的背景,结合媒体计算、艺术设计、计算机仿真等相关领域知识所具有的关联性,本着“系统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和为文化创意行业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数字媒体技术系。
2007年以数字媒体技术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申报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并获得批准,成为国内首批“数字媒体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以数字媒体系为核心,承担了“2008北京奥运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系统”,把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这种技术形式可运用于各种国际级的运动会、展会、大型文艺演出等领域,引领出文化创意产业中动漫及游戏制作以外又一新的产业形式——“数字表演与仿真”。这是世界范围内的首创。数字表演与仿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导演从传统的文艺排演方式解放出来,使他们的创意能够快速地实现数字化三维形像展示,大大减轻导演的工作量,缩短创作和排演时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用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的话来说:“(数字表演与仿真系统)使编导们告别了刀耕火种时代,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项目团队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工人先锋号”、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奥运立功首都劳动奖状”、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奥组委突出贡献“纪念奖状”等称号。
由于“数字表演与仿真”系统在奥运会的成功实施,2008年,我们以 “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申报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并获批准。2009年,在“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不断成熟的条件下,我们再次为天安门阅兵国庆60周年指挥部开发了“群众游行仿真设计、训练与指挥系统”、“联欢晚会数字仿真系统”。这两年,又先后承担了“ 中央电视台年春节联欢晚会舞台数字仿真系统”、“全运会开闭幕式表演智能仿真系统”和“四川省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智能仿真系统”等重点项目,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同时,研发了集智能创意、仿真展示、编排指挥、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大型广场文艺表演智能编排系统”,“集结疏散部署、训练辅助和指挥保障系统”和“3D全息立体舞台空间计算与仿真系统”,并把这些系统引入学生创新活动和课程教学环节,在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同时,促进了教学实验的条件建设,形成了教学高水平平台。在此基础上,2010年我们成功申报了“北京市数字媒体技术实验示范中心”和“数字表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获批准。
数字媒体系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70%的老师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拥有专用实验用房面积16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0余台套,总价值920万余元。同时,我们还引进企业资源,提升教学和实训水平。几年来,已先后和IBM、微软、Adobe、中国电信、Google、百度、中视传媒等公司合作,建立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缩短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职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8年来,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271人,学生就业率达到100%。除了有30%的学生读研或出国深造外,其余大多数学生就职于微软、路透社、百度、金山、完美时空、腾讯、九城等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或文化娱乐公司。另外,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基地和实训基地的锻炼,在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种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共获得国际奖励144人次、国家级奖励120人次,在国际会议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
多年的努力,使我们的成效得到国内外诸多同行的认同。几年来,我们先后接待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日本千叶工业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俄罗斯多明斯克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等100多家国内外同行参观交流,2010年3月,我院主办了首届示范性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0余所高校领导和相关专业教师参加。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两年来,共有27本科毕业生到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完成毕业设计。
培养目标
具备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能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熟练掌握数字媒体的制作基础。同时具备坚实的数字媒体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技术与艺术并重。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支持。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动漫和游戏公司进行动漫或者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关注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方向。
2、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二维、三维动画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3、掌握交互式多媒体网站开发的基本技术,具备开发功能丰富的交互式多媒体网站的能力。
4、掌握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拍摄、编辑、特效制作等技巧制作数字影视作品。
5、了解数字产品的产权保护及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规范,熟悉数字媒体产品项目的开发及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专业特色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出版、新闻、影视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行业的要求相结合,培养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游戏设计、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声原理与音响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网页设计与制作、web开发技术、影视基础、影视后期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技术处理、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流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设计、Maya、3DMax、CoreldraW、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AE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动漫和游戏公司进行动漫或者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就业前景
数字媒体行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国家863计划自2003年以来支持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已取得重要阶段进展。在上海市对外公布的“2003年度人才开发”目录中,动画和游戏产业所需的数字媒体人才被列为上海急需的十大软件人才之首。更有权的
“15万人才缺口”的说法似乎更证实了“CG行业(动画和游戏为主)前景一片大好”的预言。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关于这“15万”人才缺口缺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才的详细报道和资料,但是形形色色希望通过长期、短期各种名目的三维培训班,希望跑步进入这个“光鲜”行业、以求出人头地的人们却已成了刚刚起步的中国CG行业的重要一景,多如牛毛的培训教材和培训班更是成为了中国CG业的一大特色。
数字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现在这种人才很缺乏,并已经成为数字媒体行业人才被挖和人才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据预测,未来几年,上海数字媒体人才缺口将达到8万人。因此,数字媒体产业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内容
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不断突破产生的引领和支持。数字媒体技术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
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研究与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由此可见,数字媒体技术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数字信息管理与安全等。其他的数字媒体技术还包括在这些关键技术基础上综合的技术,比如,基于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压缩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技术,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计算机动画技术,以及基于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和显示等技术的且广泛应用于娱乐、广播、展示与教育等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等。